孤独症是一种社会适应障碍,它主要表现为孤独、缺乏情感和兴趣以及语言的严重缺陷。许多患者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了与人交往异常或社交困难的行为。许多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出现言语理解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刻板行为和运动技能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更好地研究孤独症儿童,国内外学者对孤独症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孤独症病因
根据不同类型的孤独症,其原因也不尽相同。虽然国内外有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目前尚无明确结果,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并且孤独症病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研究指出与患儿父母双方有遗传倾向相关的一些因素,例如父母都是高智商或遗传因素导致了患儿智力落后、自闭症等症状等。此外还发现一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在正常人群中明显缺乏,也可能与孤独症患者生活环境差、家庭贫困、早产或低体重有关。
二、孤独症病理生理过程
据研究,孤独症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结构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高脑回路的功能受脑结构、功能的影响;低脑回路在处理情感、信息方面的作用受大脑结构的影响;高脑回路中神经递质的水平受神经核团的影响。其机制尚不明确,但有学者认为“高脑回路的功能受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而正常儿童大脑结构、功能完全正常,一般无异常。对于此种观点,我们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理生理学
该障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有可能是由于脑损伤等多种因素导致。如由于自闭症早期诊断困难及治疗技术落后的原因。此外,由于目前缺乏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确切病因病机基础的了解,临床表现不能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区别,但可能与某些特殊因素有关等。因此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病人行为特征中存在的特殊病因、特殊行为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了自闭症可能是由何种因素造成,对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系或在何种程度上共同导致了该病;其次,比较了不同孤独症类型在某些症状上的表现;再次,对不同类型自闭症(包括孤独症)进行比较以寻找引起该障碍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并发症。
四、孤独症社会适应障碍
社会适应的心理功能主要由人格和社会态度组成。由于孤独症患儿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关心,因此,他们往往会在集体生活中感到孤独和无助。随着孤独症患儿的增多,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下降。在集体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孤独症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五、其它研究发现
在孤独症儿童中,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孤独症儿童在学习方面往往是慢动作者,而在社会交往方面是急动作者,这种现象表明孤独症儿童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征,并有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和适应困难。